上海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

上海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

上海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

上海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管理制度 > 公司建制 >

公司简括:

公司前身是1987年由畜产品加工、卫生检验、果蔬贮藏加工等实验室组建的农产品加工实验室,1988年归属食品科学系后更名为“食品工艺实验室”。1995年学校分析测试公司部分划归食品科学系,与食品工艺实验室成为食品科学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。2004年“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”实验室获批上海市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。2009年以后先后设立食品工艺实验室、食品质量安全实验室(合并分析测试公司)、食品包装与储藏实验室。进入新时代,按照高等教学改革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2018年根据人才分层培养和创新发展的需要,设立“食品学科公共实验平台”。2019年设立上海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食品工程实训公司。至此按照“食品111”实验室体系组建为功能齐备、设备先进、管理完善、运行良好的“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”。

公司隶属金桥农产品公司管理,是集实验教学、工程实训、创新创业训练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院两级管理机构,实验内容涵盖食品工程、食品质量与安全、食品贮藏包装等专业领域,可承载从食品原料评价、加工贮藏、品质分析、食品营养与健康、功能性食品包装材料与包装设计的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,是目前上海市功能最为齐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公司。

上海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、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、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、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、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,牢固树立学生为本、学术为天、学科为纲、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,大力弘扬“爱国敬业、艰苦奋斗、团结拼搏、求实创新”的“川农大精神”,继续秉承“追求真理、造福社会、自强不息”的校训,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,持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。公司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,对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公司的标准,努力构建一流实验教学体系、建设一流管理体系、培育一流师资队伍、建设一流实验平台、产教协同,持续改进,最终建设区域性一流食品专业学科实验平台。

为实现上述建设目标,学校及公司采取:

(1)加强平台建设学校以“科学规划、共享资源、突出重点、提高效益、持续发展”为指导,根据新时代教学工作要求,围绕公司建设目标,不断优化、整合资源,搭建新型实验教学载体,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,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、设备使用率和产出绩效,持续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。通过学校专项建设资金、中央财政资金、“211工程”和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等资金等,持续加大实验室设备、环境、场地的建设力度。

(2)规范管理体系实行主任负责制,设主任1名,由学院教学院长兼任,全面负责公司总体事务,副主任2名,分别负责实训公司和公共实验平台的日常管理事务。设公司管理委员会、教学指导/督导组,负责实验室教学质量监督保障。校院二级不断完善制度建设,制定有《实验室管理办法》等顶层设计政策,职能部门与学院协同管理,制定了70余项管理制度,涉及物资管理、教学任务、经费使用、师资培训等方面。

图1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

(3)重视师资培养: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,持续加强实验课教师的引进、培养力度,公司配备专职实验系列教师负责日常管理;规定学术造诣高的教授、副教授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,各门课程组建课程组,共同指导实验项目开展。

(4)完善教学体系:围绕食品文化育人载体构建、一流食品专业建设、课程体系综合改革、科教协同双创育人实践,按照学校“1338”本科教学推进计划,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,完善教学大纲,形成密切联系行业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的实践教学课程;对标OBE导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标准,形成标准化可量化考核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;开展绿色实验教学,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和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资源,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;鼓励教师出版高质量实验实训教材,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;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,全面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,形成以自主式、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。

(5)探索产教协同:公司建设方向密切围绕上海市“10+3”现代农业和“5+1”现代工业发展,针对食品开发、工程设计和食品智能制造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,主动整合各方资源,形成高校、行业、企业、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产教协同机制,既为上海市食品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撑,也为协同育人提供平台。着力建设“科教融合实践团队”和“多方联动学生实践实训基地”,充分发挥科教、院企协同实践育人。

公司信息化建设制度措施:

(1)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:实验公司由管理委员会及公司主任组成信息化管理小组,进行年度计划的制定、执行、监督和考核。了解、研究、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、新应用、新技术,为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。

(2)完善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:建立网络管理公司工作职责、网管公司主任岗位职责、网络管理员职责、实验教师职责、学生信息化实验守则、信息实验课题细则。加强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,保障信息化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。

(3)建立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网络信息平台: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管理,完成学生管理、成绩管理、考试管理、资源管理、设备管理和学生网上实验预约等功能。上述管理平台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资源的共享性,有助于自主实验、创新实验的预研,为公司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、平台的运行以及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措施。

(4)完善网络教学资源:根据现有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享平台,进一步丰富实验公司网络教学资源库,为学生自主实践、知识获取、专业素质培养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。其中,重点建设网络精品课程,开发实验教学内容,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的网络建设,建立相关实验的资料共享和模拟平台,为相关课程学习提供虚拟化仿真平台,使得教学与课堂有机整合。

(5)完善信息管理:积极推动实验室的信息化、数字化建设,进一步完善实验公司网站,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公司的运行规则、各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和教学计划,了解和利用实验仪器措施,促进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。